美味關係這片名取的不太好,容易讓人聯想到另兩部日劇和台劇,
它的英文原名是「Juile&Juila」,香港翻譯成茱莉對茱莉亞~隔代廚神,
不過也太誇張了,弄得好像食神大對決,其實這是很小品的電影,
改編自兩個真實故事,一個是50年代的茱莉亞,她的地位就類似我們的傅培梅,
跟著丈夫旅居法國的她,將法國料理寫成食譜,深深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觀念。
另一個女生是活在現代的茱莉,她因為按照茱莉亞的食譜一年之內作了514道菜,
寫在部落格上受到網友和出版商的青睞,這兩個活在不同時空的女人卻有許多共同點
~她們都喜歡做菜,但都不是天生的廚師,是靠興趣誤打誤撞成就一番事業,
並且都有一個支持她們的老公!所以每個成功的女人背後也必定有個偉大的男人。
梅莉史翠普出道至今挑戰過各式各樣的角色,雖然這個古代的茱莉亞台灣觀眾並不熟識,
但藉著她增肥並穿三吋高跟鞋(茱莉亞有190公分,簡直是女巨人),
跟怪腔怪調的口音(我聽起來覺得很卡通),爽朗的笑聲,就大概可以想像本人是怎樣
一個形象,不過家姐覺得太過於誇張而看不下去,我倒覺得她的個性很可愛,
那有人在電視上作菜失敗還呵呵大笑,還跟觀眾說「這是你一個人的廚房不要覺得丟臉沒人看見」
,不像我們的節目有時明明煎焦了還當作沒這回事,就是這樣不求完美的風格,
讓人覺得作菜應該是自己開心就好,我廚藝不佳但喜歡看美食節目,
每次看旅遊生活頻道那些廚師,都是隨性又自在,像那個奈潔莉和奧立佛,
不過也跟烹調方式有關啦,中式料理總是要掌握時間和火候,如果不是有阿基師的功力,
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手忙腳亂的阿!
看了美味關係之後覺得凡事只要有興趣,和持續地練習,都可以有小成就的,
就像現代的茱莉用烹飪來寫部落格,也是對自己耐心的一種挑戰,這點跟我很像,
我是一個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人,所以寫部落格是我至今持續最久的一個興趣,
當初寫部落格也是經歷一番低潮,想亂寫一些什麼用來抒發心情,並沒有想到會有人來看,
所以當茱莉發現部落格有了回應,那種興奮我感同身受,一天沒寫就覺得對不起網友,
但日子久了把自己搞得很累,當初的目的不就是讓自己開心而已嗎,所以後來我的發文減少,
也蠻任性地寫一些別人不太有興趣的東西,來看的人也變少了,不過網路的世界就是這樣
來來去去,除非你是專職的部落格客,不然管他的呢?就像茱莉亞說的一樣,有好胃口、好心情就好!
如果你喜歡看和美食有關的電影,這部「女侍情緣」也是不錯的選擇,
也是一樣名字很爛,女主角的職業設定是美國電影常見的服務生
(大概有八百部的文藝片是這樣),她的興趣是作美味的派,她的暴力老公喜怒無常,
於是她努力存錢想離開,卻又發現自己懷孕了,此時又居然愛上自己的婦產科醫生,
夠另類的劇情吧,她喜歡依照不同的心情作出各種可口的派,也是一部清新的小品。
「料理絕配」也還不錯,比想像中好看,總之美食和愛情混合起來實在令人難以抗拒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