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智利礦工受困69日後獲救的勵志故事傳遍了全世界,
當他們歡呼"智智智,利利利....."口號時,我很想跟著唱(gee gee gee,babe babe babe.....),
雖然對這國家很陌生,我只記得他們地形很狹長,物產也不豐,
但從這個新聞事件可以感覺到他們雖然貧窮,卻充滿韌性的生命力。
而這部來自智利的電影「女僕」,也是一個「不妥協的女人」的故事,
名叫樂格的女僕已經在雇主家中服務二十餘年,
家中人的大小事沒有人比她更清楚,但就像被忽略的老媽子一樣,
她帶大的孩子們漸漸與她疏離,甚至與她對立,於是她變得鬱悶,終於病倒。
但重情重義的女主人不因此辭退她,反而請了一個新女僕來幫她,
看著新女僕和家人相處甚歡讓她十分焦慮,害怕從此被取代,
於是她開始惡整新女僕,一場女僕主權大戰就此爆發。
我一度以為本劇會變成驚悚片,因為前面氣氛是有點緊繃的,
加上海報中的女僕長的有點可怕,我也因為長相的偏見,一度對她很反感,
心想女主人怎可以忍受她?但戲的中段以後,慢慢帶出女僕的內心世界,
和自己原本家裡感情很淡,連聖誕節都是在雇主家度過的,
對她來說,雇主一家就是她的家人,害怕失去他們讓她脾氣變得陰晴不定。
我覺得這個題材很特別,但宅男可能會大失所望,雖然裡面真的有洗澡的女僕
(南美國家的尺度也是很寬,但日常生活需要的裸露他們覺得很自然),
藉由一個女僕的心聲,傳達出那種渴望愛、害怕失去,以及被取代的焦慮,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「不可取代的」,但卻都沒有這種自信,一但身邊新的威脅出現,
就會變得很脆弱甚至產生攻擊性,所以我們喜歡考驗身邊人的極限,來確定自己的地位
(心理醫師鄧惠文上身),但愛是經得起驗證的嗎?難道真的要來個"溺水二選一",
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?我覺得偶爾來個小考就好(例:半夜買鹹酥雞之類的),
大考方面,生命會幫你找問題的。
PS:本片dvd已發行。